特色活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回收设计与碳中和”手工艺作品展》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11   浏览次数:

4月11日,“回收设计与碳中和”手工艺作品展览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是学校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中国的绿色崛起。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通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呈现巨大的快速增长态势,给环境承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压力。如何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把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转变成可以再次造福人类的资源,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工艺美术设计具有再造重用、生态循环、零碳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天然优势。生产生活废弃物中可获取的创作材料十分丰富,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类、织物、橡胶、木材、植物根叶、砖瓦陶瓷等各个类别。通过工艺美术回收设计等手段实现资源转化,以抵消因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排放量,从而达到碳中和的目的,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本次“回收设计与碳中和”手工艺作品展览主题为“设计创造厚价值”,倡导作品创作蕴含零碳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工艺特质,体现废弃物的再造之美、重生之用。呼吁工艺美术艺术家以及社会大众关注生态环境,利用身边的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工艺作品创作,以工艺设计变废为宝,探索观念与实用相契的工艺之美、艺术与科技相融的再造之美以及“双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之美。

作品评选严格遵照征稿要求和评选规范,共评出入选作品100件左右参加展览。展览同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唐绪祥教授主持研讨会,参加评审工作的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专家委员以及学校相关教学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就工艺美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与学术创作展开研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韩世春,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许奋教授,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教授,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秘书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孙磊教授,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教授,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委员、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廖军教授,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林栋教授参加展览复审工作及相关学术活动。

展览自4月11至5月5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供稿单位:设计策略研究中心;校审:王伟杰;复审:石龙潭;终审:韩文涛、孙磊)

作品评审现场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与学术创作研讨会

高红雨、殷苗《重塑计划》,废弃键盘、扎带、瓶盖

朱夏磊《Lost Frame》,金属丝网、废旧纸、碳粉、天然大漆

陈晓柠、陈丽婷、赖美林、蓝正龙、徐思琪、谢小莹、陈石金《如梦如幻》,一次性吸管、废弃泡沫箱子、一次性筷子

詹悦琪《一次性饭盒》,玻璃

俞杰星《异世界》,陶瓷

王荣辉《被废弃的模具王荣辉——之后》,陶瓷

常瑞红《蛋壳杯》,蛋壳、大漆、麻布、陶土、螺钿粉等

上一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中国高校生肖设计大展》

关闭

Copyright© 202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宣传部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鲁ICP备05001953号-1 公安机关备案编号 3701020016